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选拔工作细则(试行)
为更好的招募选拔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切实保证选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特制定本细则对申请人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核。
一、选拔方式
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选拔。
二、选拔原则
1. 坚持全面考核,树立正确导向;
2. 严格资格审核,素质能力优先;
3. 坚持公开透明,做到公平公正。
三、考核方式
对符合推荐免试研究生支教团的申请者采取综合考察评价与面试结合的方式,按积分高低排序,确定参加体检人选,体检不合格者,按照积分高低顺序依次替补。
四、权重分配
考核采用100分制。其中学业成绩50分、素质评价30分、面试考核为20分。
五、考核内容
(一)学业成绩(50分)
根据申请学生学业成绩专业年级平均排名情况(四年制前三年,五年制前四年),评分标准为:
平均排名 情况 |
前5% |
前10% |
前15% |
分值 |
50分 |
45分 |
40分 |
(二)素质评价(30分)
从学生干部经历、志愿服务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等方面,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考察评价。
1. 学生干部经历(10分)
根据申请者担任学生干部的情况给予评分,评分标准为:
任职情况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E类 |
分值 |
10分 |
8分 |
6分 |
4分 |
2分 |
A类:省、市团委、学联任职,校团委副书记(学生兼职),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心主任;
B类: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副主任、校其他校级学生组织正职,五星级学生社团负责人(须在任职间被评为五星级社团),学院团委副书记、学院学生会主席;
C类:学生团委部门正职、校学生会部门正职、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心下属部门正职、其他校级学生组织副职,五星级学生社团副职(须在任职间被评为五星级社团),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D类:校学生会部门副职、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心下属部门副职、其他校级学生组织部门正职,四星级学生社团负责人(须在任职间被评为四星级社团),学院团委部门正职、学院学生会部门正职,学生党支部书记、班级团支书、班长;
E类:其他校级学生组织部门副职,学院团委、学生会部门副职,四星级学生社团副职(须在任职间被评为四星级社团),班级团支部委员、班级其他学生干部。
任职经历只计入最高项分值,不累加,评价不合格者取消报名资格;任职职务满12个月为计算周期(或一届任期),超过12个月者按12个月计算。未列入任职情况的学生组织由学校项目办参照任职情况酌情给予分数计算。寒暑期社会实践挂职经历不列入。
2. 志愿服务经历(10分)
根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大型赛会服务等)情况评分,评分标准为:
表彰奖项 |
志愿服务 项目大赛 |
大型赛会或 评选表彰活动 |
志愿服务时长 |
|||
金奖 |
银奖 |
铜奖 |
先进 个人 |
先进 集体 |
250小时以上5分,200小时以上4分,150小时以上3分,100小时以上2分,50小时以上1分。(需提供相应志愿服务时长证明;统计时间截止每年9月1日前。) |
|
国家级 |
10分 |
8分 |
6分 |
10分 |
10分 |
|
省级 |
6分 |
4分 |
2分 |
6分 |
6分 |
|
市级、 校级 |
4分 |
2分 |
1分 |
3分 |
3分 |
一人参加同一竞赛活动获得多项奖的按最高项加分,不重复加分;获奖项目按主要成员加分,每个项目不超过5人;先进集体负责人按相应级别加分,其余降一级加分(一级2分);志愿服务时长与获奖表彰不累加,按最高项加分。
3. 社会实践经历(10分)
根据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含“新青年下乡”)情况评分,评分标准为:
获得表彰 |
暑期社会实践评比(含“新青年下乡”) |
||||
省级 |
先进个人 |
十佳重点团队 |
十佳提名团队 |
百强团队 |
优秀团队 |
10分 |
10分 |
8分 |
6分 |
4分 |
|
市级 |
先进个人 |
先进集体 |
|||
6分 |
6分 |
||||
校级 |
先进个人 |
十佳团队 |
|||
4分 |
4分 |
团队或先进集体负责人按相应级别加分,其余降一级加分(一级2分);同一项目只计入最高项目分值,不累加;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部、中国青年报社、人民网等单位组织的评比活动按省级表彰评分。
说明:(1)申请者提供的上述申报材料中,如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2)综合考核评价的分值认定最终解释权归项目办所有。
(三)面试考核(20分)
面试环节由自我介绍、抽签答题+评委提问、教学试讲三个部分构成,总分20分,由评委根据面试人员表现综合考虑后给出,评委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后为该面试人员的最终得分。
本次面试评分时主要考核以下几方面:
1. 对研究生支教团的认知程度(5分)
(1)对研究生支教团相关工作的理解、责任心及态度。
(2)基层志愿服务工作的经历与认识。
2. 教学实操能力(5分)
(1)是否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组织管理、调查研究能力。
(2)能否胜任基层教学管理工作。
3. 语言表达能力(5分)
(1)形象良好,仪态端庄,口齿清晰,语言流畅。
(2)内容有条理、有逻辑性。
4. 应变能力(5分)
(1)思维反应敏捷,考虑问题是否周全。
(2)解决办法是否有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