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医科大学“双百双进”集中服务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今年,35支校级重点团队共计1164名师生,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实践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展现出了温医大学子的青春风采与责任担当,相关事迹受到了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浙江教育报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薪火传承,用青春谱写中国故事
厚植家国情怀,答好“青春之问”,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炎炎夏日,暑期社会实践的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灵感受时代脉搏,用行动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真实、温暖的中国故事。
校团委“809000红色轻骑兵”实践团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深入调研温州本地十余位科学家,通过小组宣讲、艺术共绘等形式,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国际教育学院“新马可波罗”实践团,通过定制对外传播主题视频,多角度、全方位地向海内外民众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风貌。
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永嘉革命‘红’,赋能乡村振兴‘绿’”实践团走进永嘉县沙头镇上路垟村,挖掘红色革命资源,探索红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仁济学院“红石榴”实践团通过开办少数民族儿童课堂、讲好专题党课等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生院“红烛燃亮,廉镜鉴清”实践团立足本地特色廉洁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温州文成“刘伯温”廉政思想中的“廉”元素,努力推动崇德尚廉蔚然成风。宣传部“医路红星,薪火相传”温医大国旗护卫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追忆永嘉革命足迹,赓续红色精神血脉”主题活动,整理讲述大若岩镇老党员的红色故事,强化青年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一老一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当前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温医大学子充分结合医学专业可为、能为、善为的优势,聚焦“一老一小”切实需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针对中老年群体常见的健康问题,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光‘盲’使者,与爱‘瞳’行”防盲助盲暑期社会实践团与基础医学院“中风早防早控”实践团通过义诊、讲座、情景体验等形式,提高中老年人对于眼科疾病与脑卒中的预防意识。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康乐同行”实践团携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面调研温州市文成县二源镇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个性定制的健康建议。
口腔医学院“乐伢派”实践团开办“乐伢凤卧”暑期公益夏令营,为平阳县凤卧村的孩子们科普口腔卫生知识。第二临床医学院“小候鸟医启振兴”实践团关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随迁儿童的教育现状,为随迁儿童打造出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聆听新声”听障帮扶志愿服务团与康复医学院“为爱发声”实践团聚焦听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组织特色系列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助力听障儿童复健工作。
青年方案,与青春共绘社会蓝图
树大情怀、作深思考、干踏实事。青年是世界的未来,社会的进步需要青年发挥思想活跃的优势,而活跃的思想就来自于观察和实践。温医大学子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完善社会治理、破解发展难题积极建言献策,在各自领域提供了创新方案,赋能社会发展。
护理学院“急救维他命”实践团利用急救技能优势,开展了针对机创师、邮递员、消防员等各类职业群体的急救知识培训,打造“职业急救”培训新体系。精神医学学院“心灵花园 绽放希望”暑期实践团深入鹿城区42个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服务总人数超3000人。阿尔伯塔学院创新尝试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筑爱无碍&小草志愿”实践队,发挥两校在医学与艺术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与助残事业的融合路径。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里红树 ‘温’护蓝海”实践团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调查团,对海岛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记录,收集样本达4300多个。药学院“智药兴乡”实践团与中医药学院“医路寻六味,岐黄薪火传”实践队为“温郁金”的产业化发展建言献策,为实现科技富农、促进共同繁荣提供了生动案例。
针对时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学生处“访企问岗,赋能成长”就业能力提升实践团,深入企业调研分析重点产业人力资源基本现状、技能人才供需现状,为我校缓解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对策和思路;公共卫生学院“核光守护”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足迹到了四川绵阳,通过寻访在一线默默奉献的“预防人”和“放射人”,形成了更为全面的专业认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了解社会、服务国家的重要途径。在田间地头,在乡镇街道,在企业工厂……温医大实践队的队员们始终活跃在生产生活最前沿、改革发展主战场,向祖国大地这本“无字之书”习本领、学真知,让社会实践成为一堂堂生动的党课与国情民情认知课,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能力。下一步,各团队还将继续撰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把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答卷。